無限期觀看 - NT$2200
NT$3200
系統性了解故宮博物院豐富的館藏,從青銅器、瓷器、玉器到書畫,全面解析文物的藝術與文化價值。
分析故宮展覽的策展理念,從展品的選擇到展覽的設計,理解如何讓文物「講故事」並吸引觀眾。
將課堂知識應用於實踐,培養其對文物及博物館策展的獨立思考能力。
本課程與青田藝集合作-為2024藝集東方藝術講堂 | 邱琳婷老師【故宮八講:文物與策展】之課程錄影。
國立故宮博物院位於台北市外雙溪,是世界知名的博物館之一。這座博物館擁有超過六十萬件珍貴文物,收藏品涵蓋了自宋朝以來的歷朝寶物,無論是青銅器、瓷器、玉器,還是書畫、古籍,均堪稱中華文化的瑰寶。這些來自宋元明清四朝的皇室收藏,不僅展現了數千年文化的精髓與技藝,也為當代藝術愛好者、學者與策展人提供了豐富的研究與靈感來源。
此次課程以國立故宮博物院的珍貴收藏為核心,結合專業策展理念,旨在帶領學員穿越歷史長河,從文物與策展的角度深入了解中華藝術與文化。本課程不僅針對文物的藝術價值與文化意義進行深度剖析,還將探討如何透過策展的手法,將文物背後的故事與觀眾聯結起來,創造出更具沉浸感的展覽體驗。
【課程特色】
本課程結合藝術史與文化背景,帶領學員深入了解故宮的珍貴館藏。每件文物不僅是一件藝術品,更是時代精神的縮影。透過本課程,學員將學會如何從歷史與藝術層面解讀這些藝術品,從而更全面地欣賞其美學價值。
策展是一門將歷史、藝術與現代觀眾聯繫在一起的學問。本課程將介紹相關的策展理念,讓學員了解如何選擇相關的文物、展品擺設和敘事方式,將靜止的文物轉化為生動的故事,並激發觀眾的興趣與共鳴。透過實例解析,學員將了解如何讓文物在展覽中「活起來」。
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博士、心印國際藝術顧問有限公司創辦人、巴黎大奬藝術理論類得獎人、2017-2018 Fulbright scholar、2019義大利佛羅倫斯雙年展新媒體藝術類首奬作品之策展人。 經歷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秘書長、台灣傅爾布萊特學友會理事、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董事、美國華李大學訪問學者,並任教於台灣藝術大學、東吳大學、輔仁大學等校。 已出版中英文專書:《台灣美術評論全集:謝里法卷》、《圖象台灣:多元文化視野下的台灣》、《臺灣美術史》、The Transi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into Contemporary Art: The Artistic Realiza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Artists in the United States —A STUDY OF PROFESSOR I-HSIUNG JU、《圖像思維:找尋中西名畫在藝術史、自然史、時尚史與科技史中的角色與意義》等書。 曾獲邀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、德國海德堡大學、日本長崎大學等校,發表藝術相關論文;並於美國博物館進行典藏研究與發表演講。 研究專長為藝術史、博物館學、藝術巿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