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講:清宮文物的聚合:從養心殿到三希堂(一切的起點,1644年)
第一講:清宮文物的聚合:從養心殿到三希堂(文青皇帝乾隆的收藏)
無限期觀看 - NT$1920
NT$2400
2025年,故宮一百週年,百年故宮的計算起點是1925年,也就是溥儀出宮離開紫禁城的隔年。
一般我們都會直覺認為,現今兩岸故宮就是過去的紫禁城皇室文物。但事實上,1925年「清室善後委員會」在溥儀出宮後,開始點查清宮遺物。當時發現失蹤的文物包含書畫手卷1285件,冊頁68件,宋元善本209種。不過,現今已知的散失數量遠遠多於當年清查的內容。
這套課程以6個單元簡述兩岸故宮文物經歷的分合聚散,從清代康雍乾三朝蒐羅文物起始,直到民國初年的失散,再經歷萬里搬遷,整合各地博物館的收藏,最終才成形了現今已知的故宮。
內容編次如下:
第一講:清宮文物的聚合:從養心殿到三希堂
第二講:文物大清點:建福宮大火
第三講:溥儀出宮:文物流散的起點
第四講:滿州國時期:小白宮的東北貨
第五講:萬里流轉:故宮文物大搬遷
第六講:不只是紫禁城:整合各博物館的收藏
※課程將在5月底前全部上線。
1965年生,先祖源自清嘉慶年間福建漳州渡海來台客家人(河南商丘)。 「新月藝文」創辦人,退役大學教授,人稱「讓教授」。 教育部登錄學術專長:藝術史學、古代文明與宗教學。代表著作有《知道了故宮》(聯經出版社)、《古埃及文明》(藝術家出版社)。 曾長達十年不務正業,在電視51-57台各新聞節目流連忘返,長期參與政論節目擔任固定來賓。但只負責講些歷史文化與風花雪月,已退隱江湖。 近年來以私辦「新月藝文」講堂為舞台,新月藝文糾集19位各大學藝術類教師,以美術、音樂、戲劇、舞蹈、建築課程為主,同時舉辦藝文深度旅遊,結合各教師專長與藝文實地參訪,持續朝向社會藝術教育發展。
無限期觀看 - NT$1920 NT$2400